Artist 弘新

学书问道,墨客知己
微信:shufamei

书法的格调不高,看王羲之如何破解这个问题


王羲之《上虞帖》

书不入魏晋,终为俗格。米芾这句老话在书坛上的分量很足。有些批评家们很喜欢用这句话来评判有些书法作品。但当用多元的眼光去审视这句话,它自然有些时代的局限性,帖学一统天下,金石碑学尚在萌芽,二王书帖已经书坛大宗,宋代的刻帖之风也带动魏晋书法的传播。当我们把眼光投向魏晋书苑,去探究那个时代书法所取得的成就,就不难理解米芾为何能发出这样的感叹。


常说“晋人尚韵”,这是“韵”其实就是一种书法的格调。魏晋文人率性自然,把这种性情转移到书法创作认知上,书法创作就是成为自然而然的行为,如此才能够生发出真正的自然美。艺术的创作是一种无意间的行为,这种无意是日常的定型所形成的不经意,看似不经意,实则不然,是平常功力所积淀出展现。书法更多时候是一种表情达意的方式,窥探晋人书法,始终离不开一个“意”字。尤其是王羲之,从其作书,论书,品书,评书无一不以“意”为标尺。无论是“转深点画之间皆有意”,还是“意在笔先”,推重书法中的“意”乃是王羲之书论的核心思想。


说到王羲之为什么如此看重书法的“意”,这还要去谈谈他的书法老师卫夫人对他的影响。“意在笔先”最早出现在卫夫人所作的《笔阵图》中。王羲之书法受卫夫人思想的指导和影响,在卫夫人的基础上融入了他书法创作的经验心得,使之进一步发扬光大。在这篇文章里焕章着重的讲一讲王羲之关于“意”的书法思想。



探究王逸少“转深点画之间皆有意”和“意在笔先”的理论时,我们要从史书所记载的零散言论中和流传下来的托王羲之所做文章中窥探一二。《论书》,《书论》,《用笔赋》等文章皆以题名为王羲之所撰,真伪并不可考,这些托名为王羲之所做的文章,年代积累,真中有伪,伪中存真,存而不废,审慎征引,用来辅助诠释王羲之的书法美学思想还是很有必要的。纵观王羲之题名的著作,右军书法思想之精益是在魏晋时期高涨的“言意之辨”的语境中出现的。


王羲之明确的把书法与表意联系在一起,书为心画,书法作品表达的是书家内心的写照。从他的书法实践活动和艺术思想中特别重视书“意”,玩味书“意”与品赏书“意”。魏晋以前,艺术认知更为偏向《周易》中“象”的影响,三国魏人王弼提出“得意而忘象”,“意”超越了“象”的本身,客体深深地受着主体的影响。王羲之就是受到了“得意而忘象”思想智慧的深刻启迪,因而在他后来的书法鉴赏论产生了“转深点画之间皆有意”,书法创作论中“意在笔先”的这些理论。


书法作品承载着诸多的意义,在大众的视野中,它不是封闭的,而是充满着“意义”的符号客体。以有效度的内容呈现出无限的内涵。它是开放的,每个人都能借助它表达与解释出诸多的意思,从而达到“视界融合”。那么之所以能够“视界融合”,这就是因为“转深点画之间皆有意”也。理顺王羲之的人生脉络,不难看出他身体力行的实践着这一书法艺术批评思想。闲适,逍遥,不受约束,优游人生,这些可以说是王羲之的标签,《世说新语》和《晋书》上记载着不少王羲之的人生故事与书法轶事,其任情畅意之态跃然于纸上。逍遥自在的性情在他的书法作品中表现的是非常自由洒脱,书法线条自由游走,观者也随之产生惬意无比的感觉。



除了王羲之自在的性情之外,他书作的“转深点画之间皆有意”与他书写的内容也有着很深的关系。流传下来的名为王羲之法帖内容来看,手札书信居多,多是一些日常琐事,问候之语,篇幅不长,三言两语,往往是一蹴而就,率意而为。在不同的生命状态下,他的作品也呈现出不同的内涵,具有不同意趣。“以意逆志”,从书象形态中认识其人生遭遇,感悟和认知王羲之书法的意韵与美感。在这一点上唐代的孙过庭在他的《书谱》中就有着很深刻的认识:然今之所陈,务稗学者。 岂惟驻想流波,将贻啴嗳之奏;驰神睢涣,方思藻绘之文。 岂知情动形言,取会风骚之意;阳舒阴惨,本乎天地之心。可以说孙过庭对于王羲之书法的认识显示了它的内在美感,达到一定的审美高度。


要做到“转深点画之间皆有意”,看似简单,实则实践起来甚有难度。一幅佳作并不是单纯任意引导就能够写出来的。还要求书家对字形,字体,字势能够烂熟于心,特别是要能够在转移多师的基础上精熟妙用诸体之笔法,达到心手相应,炉火纯青的地步。也就是“一字须数体具入,一纸须字字意舒”。唐代的张怀瑾在他的《书断》曾言:(王羲之)尤善书,草、隶、八分、飞白、章、行,备精诸体,自成一家之法。千变万化,得之神功。自非造化发虚,岂能登造极,其所籍意皆自然万象以加也。可见王羲之的书法之所以能够达到“字字意舒”,这与他博采众长、诸体皆工是分不开的。在创作中杂用诸体众法,兼容他家书意,又能够自我变化,继往开来,终成一家之法。


要达到“转深点画之间皆有意”,为王羲之来看还需要书法家的在创作之前进行酝酿、构思、结字、布局等方面的准备,这就是要“意在笔先”了,可以说这两者是有机统一、不可分割的。书家之意在进入书法的写作和表意阶段依然存在,“意”来引导手中的笔按照预先设计的路线行走,牢牢掌握着意兴的发挥,力度的运用,气势的走向,墨色的变化等等,直至写出理想中的书法作品。题名为王羲之的《笔势论十二章》中,谈到:创临、启心、视形、说点、处戈、健壮、教悟、观形、开要、节制、察论、譬成。启心就是一个很为关键的步骤。


从王羲之题名的著作中可以看出来他对“意”的解释,“意”即“启心”,“存思”,“结思”“凝神静思”“精熟寻察”,也就是在写之前一定要把腹稿打好。“凡书贵乎沉静,令意在笔先,字居心后,未做之始,结思成矣。”王羲之认识到“构思”对书作美感生成及创作得失具有决定性意义。在未下笔之前,书家对于整个写作流程都应该有一个统筹的安排,做到胸有成竹。即使是“意在笔先”,一幅作品成与败,还是取决于书法家的根底、功力与修养,非一时兴致、灵感所能够创作出来的。



当然如果想要做到下笔之时能够传接古人笔法心得,点画之间积淀古人意趣神韵,还需要勤学苦练,临摹法帖,熟能生巧。在王羲之看来意的来源是对古人法帖的勤学苦练,谙然于胸,具有夯实的基础才能够下笔从容。当对古人的书法临摹到一定的程度,下笔之时有一种“无意识”的惯性使然,那么下笔自然暗含古人笔意。


“意”是王羲之所强调的书法创作的基础,书家先要有一定的情意与激情,以“意”驱笔,使其胸中的情感得以发泄和表现出来,用这种方法出来的作品才能展现出书家的精神状态和情性意识。在“意”的引导下,“举新笔爽爽若神,即不求于点画瑕玷也。”就拿王羲之的《丧乱帖》来说,先人的坟墓遭到毁坏,起初王羲之下笔尚能够控制自己的情感,字势凝重工整,但是慢慢个人内心的情感就涌上笔尖,当写到“哀毒益深”时,王羲之痛不欲书,悲痛的心情已经难以控制,在情感之势的内在驱动下,又由不得他不书。写到“痛当奈何奈何”更笔由情泄,连笔顺势而书,由行入草,达到情感的巅峰。



王羲之作为魏晋名士,有着非凡的气度,书法自然有种胸中之气的展现。“晋人风度不凡,其书亦然。”无论是从王羲之流传下来书法作品来看,还是当时魏晋时期整个环境的大时代来看,“转深点画之间皆有意”与“意在笔先”的这两种理论的提出绝对不是偶然的。书法作为一门偏向于“主观意识”的艺术,离不开书家的自身修养与学识,当然也离不开扎实的基本功。我们透过王羲之的这些论述,可以了解到他取得如此成就的原因。


王羲之的这些理论若是运用到现实的书法实践当中,需要使用者对书法有一定的基础把握,而不是一开始就强调“意在笔先”。在这里焕章只是为大家简要的介绍了王羲之这么两个书学思想理论,至于是否实用,还需要看个人的实际情况了。“转深点画之间皆有意”与“意在笔先”还需要辩证的看待、学习与吸收,最后才能够为己所用。

参考文献;《中国艺术批评通史》

《论书法创作中的“有意”与“无意” 》

《王羲之的艺术密码 》

《《王羲之评传》第五章:书法艺术 》


评论
热度 ( 14 )
  1. 共3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 Artist 弘新 | Powered by LOFTER